救救北極熊

救救北極熊
救救北極熊

2011年1月11日 星期二

《全球暖化特輯》 是該針對氣候變遷採取行動了!

2007年4月22日是37週年的「世界地球日」,每年這個時候都有成千上萬的公私部門及組織團體,進行各種活動來慶祝這個意義深遠的日子。第一個地球日在1970年4月22日由美國威斯康辛州參議員Gaylord Nelson發起,大約有2000萬美國人走上街頭,抗議環境持續惡化,並要求健康且永續的環境,因而催生了美國環保署的設立,同時促使清潔空氣法及清潔水法等法案通過。
1990年的地球日,擴大成為全球的環境運動,總計約二億人在全球141個國家共襄盛舉,將環境議題搬上世界舞台,也因此促成了全球大力推動資源回收,並協助1992年里約地球高峰會的召開。到了2000年的地球日,更啟動了網際網路的使用,在5000個環境團體共同參與下,全球184個國家數十億民眾透過網路參與了地球日活動。
每年地球日都有不同的活動主題,2007年的主題是「對氣候變遷應採取行動」。由於全球暖化議題持續發燒,公私部門必須分進合擊,採取不同的因應對策,才能有效加以處理。在因應氣候變遷的嚴峻挑戰時,美國各地的創新思維及具體作法,可以提供台灣發展在地具體行動的參考。
根據統計,美國前十大城市排放了全美10%的溫室效應氣體,而75%的全球能源在城市中被消費,因此美國各地開始積極展開減低溫室效應氣體排放的政策及計畫,其動機一方面是因為社區關心氣候變遷的衝擊,另一方面也瞭解到解決氣候變遷問題有利於地方經濟及社區民眾的福祉。
1995年,全美只有15個地方政府參與了保護氣候的活動,到了2006年,總計200個城市、6600萬人參與保護氣候的活動。美國各地減低溫室效應氣體的作法大致可分成三大類:能源供應、能源效率、綠色交通及科技,這些作法相當值得台灣參考。
一、能源供應
馬里蘭州蒙哥馬利郡推動「綠色電力購買計畫」,蒙哥馬利郡在2004年整合了一些地方政府及機構參與風能購買的計畫,至少改變5%人口的總電力需求,這些人口每年使用3800萬千瓦小時的風能,等於減少21000噸的二氧化碳排放。
加州聖地牙哥市將掩埋場產生的甲烷妥善處理,減少了700,000噸以上的二氧化碳排放,除了提供市政所需的電力外,甲烷也轉化成液態天然氣,提供超過100輛垃圾車所需的能源。
明尼蘇達州聖保羅市利用燃燒廢木材所產生的蒸氣來發電,從廢棄物提煉的能源供應了市中心商業及住家的能源。此過程使用的廢木材每年大約取代110,000噸的煤,等於減少約280,000噸的二氧化碳。
二、能源效率
喬治亞州亞特蘭大市採購處採用「能源之星」政策,作為節能計畫的一部份。經由採購聯邦政府能源之星標章的辦公室設備及產品,亞特蘭大市不只節省能源,也節省支出並減少溫室效應氣體的排放,市府估計光光將1000個出口燈號改採符合能源之星的模式,大約十年便可節省近40萬美元。
奧瑞崗州波特蘭市通過了「低所得家庭裝設新型絕緣材料」計畫,以增加低所得家庭的可支配所得,而「街廓裝設新型絕緣材料計畫」在2001年到2003年之間重新裝修了200多個家庭的絕緣材料設備。
三、綠色交通及科技
新罕布夏州基尼市提倡的「清潔柴油及綠色車隊運動」,從消防車到剷雪車,該市公共工程處的所有車輛都使用生態柴油,生態柴油不只在低溫時操作良好,也改善了車隊維護設備的空氣品質,基尼市從2002年以來,已使用超過4400加崙的生態柴油。
德州休斯頓市的「涼爽科技」計畫,是一個透過例如使用反射及綠屋頂科技、用淡色或多孔隙舖面、大面積森林覆蓋來減低都市溫度的計畫。休斯頓市在2004年啟動「涼爽休斯頓」計畫,包括十年內種一千萬棵樹的目標,以及其它減低都市熱島效應的策略。
愈來愈多資料證實了地球日益暖化的趨勢,聯合國也呼籲各國應儘速採取行動,以減低溫室效應氣體的排放。作為島國的台灣,面臨全球暖化的議題,不能也不該漠視。如何汲取美國經驗,找出符合台灣國情的減低溫室效應氣體排放之具體作法,才是獻給地球日的最好禮物。歡度地球日之際,讓我們再次提醒:溫室效應氣體一定要減量,地球才能永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