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救北極熊

救救北極熊
救救北極熊

2011年1月11日 星期二

地球暖化資料

全球到底是什麼?

● 全球是二氧化碳及其他溫室氣體排放到地球大氣層所造成的。這些氣體就像厚厚的毯子,把日光的熱能困住,造成地球的溫度上升。溫室氣體愈多,地球的溫度就會愈高。這些溫室氣體來自汽車的化石燃料、發電廠以及森林及農地的流失。
● 科學家研究遠古冰河遺留的冰柱、海洋的沉澱物以及樹木和珊瑚環礁,發現全球的線索。
● 全球對人類文明造成問題是因為它會導致威力強大的暴風雨和旱災、冰河融化、海平線上升、氣候模式驟變以及傳染病散播等危機。
● 汽車和以燃煤發電的發電廠是美國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源。過渡砍伐與焚燒森林也是造成全世界二氧化碳大量排放的來源。
● 科學家說除非我們減低導致全球的溫室氣體的排放量,全球的平均氣溫在本世紀末將上升三到九度。 令人驚訝的全球科學數據
● 最近南極冰核的研究數據顯示,目前的二氧化碳含量比過去65萬年都來得高。
● 自從科學家開始測量大氣溫度至今,2005年是氣溫最高的一年。氣溫最高的十年都是在1990年之後發生。2005年夏天,數百個美國城市都締造史上最高溫的記錄。
● 過去50年來,全球平均氣溫以有史以來最快的速度持續上升。
● 2003年,熱浪在歐洲造成3萬人喪生,並在印度造成1千5百人喪命。
● 1978至今,北極冰圈以每十年約百分之九的速度縮小。
● 海鷗於2000年首度出現在北極圈。
● 非洲第一高峰吉力馬札羅山的雪,以目前融化的速度,很可能在2020年完全融化。


地球將導致階梯式的氣候變化 

在最近出版的《科學》(Science) 期刊的一篇文章中,科學家表示地球與極地冰被的部分溶解,不僅會影響海平面而且會影響地球的氣候變化。上次地球的冰期 (ice age) 約發生在14600年前,那次冰期提供一些顯著的線索,讓我們瞭解地球可能在未來數十年或數百年,將經歷甚麼樣的現象。此項研究成果,是由來自美國的維多利亞大學、奧勒岡州立大學及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的科學家們共同完成的。他們的研究結果顯示地球、海平面及海流等的變化,可能正在〝驚人的〞快速發生。來自於奧勒岡州立大學的教授Peter Clark與他的研究夥伴,大約在一年多以前,即在《自然》(Nature) 期刊文章中指出:地球
產生不可預期的結果,可能使得北大西洋海流中的斜溫層對流 ("thermohaline circulation")
型態瓦解,造成歐洲溫暖的洋流效應被襲奪,而產生廣泛的冷卻作用。因為Peter Clark等人發現,約在
14600年前的冰期,快要結束時的一個南極大陸冰川溶解事件 ("Meltwater Pulse 1A") ,使得地球海平面在五百年內升高約 21公尺,並使得北大西洋海流開始循環,造成北半球普遍地。溶解事件之後,緊接著地球發生溫度、海平面及二氧化碳的增加,及一些與目前地球現狀相似或不同的重要現象。Peter Clark認為,過去發生的溶解事件,應該可以提供一些重要線索,讓我們瞭解地球可能會如何造成氣候系統的變化。

氣溫上升預期的效應

● 全球將加強颶風的強度。過去數十年來,全球四和五級颶風的數量幾乎加倍。由於海洋的溫度增高,熱帶暴風雨將吸收更多能量,威力也會變得更強。
● 超級暴風雨在某些地區造成嚴重水災,其它地區的旱災和林火則會增加。
● 由於海平線上升,低窪的島嶼將無法居住。
● 森林、農田和城市將受到全新害蟲及蚊子傳染疾病。
● 珊瑚礁及高山草原等生態棲息地將遭到嚴重破壞,使得許多動植物面臨絕種的危機。

全球暖化衝擊下 數億人將被迫改變生活

在6月5日世界環境日當天,聯合國發表報告指出,全球造成的雪地、冰層與冰川消融,將衝擊全世界數億人的生活。
2007
年世界環境日的關注焦點是「冰川消融:後果堪憂?」以呼應由2007年持續至2008年的國際極地年(International Polar
Year)活動。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執行長史坦納(Achim
Steiner)認為,這份冰雪融化研究報告的結果,「上至政府議會、下至個人家庭,都應給予正視關注。」
據估計,全世界有15億人口的用水來自受雪水匯流影響的河川,其中有約3億人必須仰賴融雪以度過乾季。在中亞、秘魯與智利則有廣大地區完全依靠覆雪或冰川融化提供水源。
報告提出警訊,僅是亞洲的高山冰河或覆雪融化便足以對全世界40%的人口造成衝擊。

  • 2009-12-13 16:48:33 補充 關於哥本哈根會議....

    目的:

    哥本哈根氣候變遷會議「一個過渡性、操作性的協議」「可以成為通往完整法律協定的踏腳石」。

    哥本哈根會議是聯合國氣候變遷基礎公約(UNFCCC)第15屆締約國大會(COP15),目標是192個締約國要制定出2012年後的氣候協定。
  • 2009-12-13 16:49:05 補充 影響:


    全球還必須在減輕、適應氣候變遷、財源和科技等方面進行長期合作。依據締約國2007年在印尼峇里島COP13同意的「峇里路線圖」(Bali Roadmap),京都議定書新階段和長期合作,都必須在今年哥本哈根大會完成協商。

    在減量議題上,已開發國家希望開發中大國也有明確減量承諾,後者則要求前者應減更多。今年7月在義大利舉行的八大工業國(G8)高峰會,G8領袖宣言指出,到2050年,全球應減掉至少50%的溫室氣體排放,已開發國家更要減少80%,這普遍被視為一項進展。


    這是目前知道可能會有的影響
  • 2009-12-13 16:50:57 補充 為了能在2013年之前發揮效力,《哥本哈根協定》必須滿足所有參與國家的政治要求。
    需要澄清工業化國家雄心勃勃並同時具有法律約束力的減排目標。
    比如,歐盟已經原則同意了一項氣候和能源計畫,該計畫規定歐盟到2020年要實現在1990年水準上減排20%的目標(如果其他工業化國家也照此辦理,將可以實現30%的減排目標。)在美國國內,巴拉克奧巴馬總統表示要在2050年實現減排溫室氣體80%的目標,並提出在2020年讓美國的排放重新回到1990年的水準。其他國家,比如俄羅斯和日本,將在今年年底前公佈他們的中期減排目標。

地球暖化的主要因素

2006 年元月,日本茨城大學的研究小組根據長年的觀察,預測溫室效應引發的海水暖化現象到了本世紀末,所造成全球接近地表的平均大氣溫度的提高及海平面的上升,會導致全球被海水淹沒的總面積總共達到 171 萬平方公里,相當於 48 個臺灣大小的土地面積。地球上受到影響的總人口,也會多達 5 億 3 千萬人。

造成這種海平面上升,威脅人類生活與生命安全的現象,主要是溫室效應所引起的。產生溫室效應的直接原因,則是包含二氧化碳、甲烷等在內的溫室效應氣體,在大氣中的含量提高所致。其中,又以二氧化碳濃度的快速增加是溫室效應的主要原因。

百年前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有 80% 來自動、植物的呼吸,20% 來自燃料的燃燒,散布在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有 75% 被海洋、湖泊、河流,以及空中的降水吸收,而溶解在水中。還有 5% 的二氧化碳通過植物的光合作用,轉化成為有機物質貯藏起來。因此,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在過去很長的一段時間內是維持穩定的。

近幾十年來由於人口的急遽增加與工業的快速發展,大量使用煤炭、石油、天然氣等化石燃料燃燒產生的二氧化碳,遠遠超過過去自然形成二氧化碳的水準。加上對森林亂砍亂伐破壞植被,熱帶雨林的縮減,使得二氧化碳經由植物轉化成有機物的機會下降。此外,地表水域逐漸縮小,降水量大大降低,減少了吸收及溶解二氧化碳的條件,於是嚴重破壞了二氧化碳的生成與轉化的動態平衡,使得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逐年增加,也使地球表面的平均溫度發生了改變。

大氣中二氧化碳等溫室效應氣體,可以防止地表熱量輻射到太空中,而具有調節地球氣溫的功能。如果沒有二氧化碳,地球接近地表的年平均大氣溫度會比目前還低攝氏 20 度。例如,火星因為大氣層的稀薄,它的表面溫度在攝氏零下 15 度到 5 度之間。但是如果二氧化碳含量過高,就會使過多來自太陽的熱量儲存在大氣中,促使地表溫度逐漸升高,就形成現在令人憂心忡忡的「溫室效應」。

形成溫室效應的氣體,除了二氧化碳外,還有水蒸氣、臭氧、甲烷、氧化亞氮、氫氟碳化物、全氟碳化物、六氟化硫等三十多種。有些溫室效應氣體是自然產生的,像水蒸氣便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在過去的千萬年間,溫室效應氣體在大氣層中的生成和消耗是非常穩定的。然而工業革命以後,因為人為活動的增加,開始排放大量的溫室效應氣體,使得它們在大氣層中的濃度也急遽增加,造成強烈的「溫室效應」,而成為全世界注意的焦點。值得一提的是,雖然水蒸氣也是一種溫室效應氣體,但它不是人為活動產生的。

「溫室效應」增強後的直接影響就是地球溫暖化,這將使冰川和格陵蘭及南極上的冰塊融化,造成海平面上升。除此之外,因為大氣層雲量及環流的轉變,也使得全球各地的氣候出現異常,冬天更冷、夏天更熱,暴風雨、颱風的強度及範圍加大,洪水、乾旱出現的頻率也升高。

1997 年 12 月在日本京都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三次締約國大會中,簽署了具有國際法律約束力的「京都議定書」,決議首先針對 38 個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會員國,限制他們的人為溫室效應氣體的排放。經過一番努力,「京都議定書」已經在 2005 年 2 月 16 日正式生效。

「京都議定書」規範如何減少包括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亞氮、氫氟碳化物、全氟碳化物和六氟化硫 6 種主要的人為溫室氣體的排放量,其中二氧化碳所造成的溫室效應,比其他5種溫室效應氣體大得多。在 2008 至 2012 年期間,這些人為溫室氣體的全球年平均排放量,必須削減到比 1990 年基準年的排放量還要少 5.2%。

為了減緩溫室效應對人類的災害性影響,目前科技發達國家都耗費鉅資,從事如何使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減緩或降低增加速率的研究。對於這個議題,主要有「隔離」和「資源化利用」兩種對策。

隔離的意義是從排放量大、濃度較高的固定排放源,利用吸收或吸附的技術提升二氧化碳的濃度,然後打入海底或地層內永久保存。資源化利用則是把得到的高濃度二氧化碳,當做一種原料或化學品來使用,使用它做成的材料或化學品可以替代其他的來源,也可以達到整體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的目的。其中,已有一些利用二氧化碳無毒的特性使用在各種用途上的例子。

二氧化碳的分子量是 44.01,在大於 5.1 個大氣壓力的環境中,固態的二氧化碳在攝氏零下 57 度會融解成液態。它的正常沸點是攝氏零下 78 度,也就是說固態的二氧化碳在這個溫度以上及一大氣壓力下,會昇華成氣態的二氧化碳。同時,氣態二氧化碳的密度在攝氏 25 度是每立方公尺 1.98 公斤,比重是空氣的 1.65 倍。二氧化碳實際上是一種可以進一步利用的寶貴資源,它也已經被世界相關組織列為許多人類最親和的氣體中的一種。它在工業上的應用,本質上可以區分成物理和化學應用兩種。

二氧化碳的物理應用

物理上的應用是指在使用過程中,二氧化碳不會和其他物質反應,還是保持在分子的狀態,按純度的不同,可以分成工業級和食品級兩類。最常見到的食品級二氧化碳,就是日常生活中常飲用的可樂和汽水中的氣泡。它的原理是在加壓狀態下,把二氧化碳溶入水中,然後封瓶。一旦打開瓶蓋,由於壓力的降低,二氧化碳會迅速逸出,就形成許多上升的小氣泡。目前,飲料和啤酒行業是食品級二氧化碳最大的消費市場。

把二氧化碳冷卻到攝氏零下 78 度以下,就會形成乾冰,也就是固體的二氧化碳。乾冰會慢慢從固態直接昇華成氣態,這個過程會從外部吸收熱量,乾冰擁有優異的冰凍能力,1 公斤的乾冰相當於 2 公斤的冰塊,在食品、蔬菜、水果和水產品的防腐保鮮上,使用相當普遍。另外,大家經常在電視節目中看到的白煙效果,主要也是用乾冰造成的。

二氧化碳超臨界萃取技術,是近年來普遍用在低溫下萃取天然物或熱敏性物質的一項優良技術。所謂熱敏性,是指在高溫下物質會分解或聚合,這種現象常見於中藥、食品、香料等材料。「超臨界」的意義正是指當化合物同時處在臨界溫度與臨界壓力以上時,液氣兩相的密度趨於一致,使兩相合併成一個均勻的超臨界相。超臨界二氧化碳具有對疏水性物質的溶解度高、擴散性好、黏度低、輸送容易、表面張力小、貫穿性佳等優點。

二氧化碳的臨界溫度是攝氏 31.7 度,與一般戶外溫度相近。臨界壓力是 72.8 個大氣壓力,容易達到。而且,二氧化碳本身無毒、無色、無臭、不具自燃性、不產生光化學反應,最適於用來代替傳統化學溶劑萃取活性物質。例如,德國已經成功利用超臨界二氧化碳萃取咖啡因、植物香精等。國內南緯實業公司也已經開發超臨界二氧化碳洗淨衣物的技術,可以替代化學乾洗劑;喬志亞生技公司則以超臨界二氧化碳萃取高濃度的芝麻素。

目前,有一項革命性的超臨界二氧化碳染色技術,也正在發展當中。它可以用來取代現有的高溫熱水染色技術,如果能開發成功,將不至於再產生大量污染的廢水,也會改變染整業是高污染產業的形象。

超臨界二氧化碳也可以用在塑膠材料的發泡上。發泡是指在塑膠的內部,運用特殊手段製造出無數的孔洞,使塑膠具有特定的性能,例如減低重量、具有緩衝性等。傳統上使用的是化學發泡劑,不管在生產過程中或使用時都有環保上的問題。

利用超臨界二氧化碳當發泡劑,完全沒有毒性,而且製造出的發泡材料具有質輕、可壓縮、可緩衝、絕緣、吸音、吸震、低介電常數等優點,可以廣泛應用在建材、食品包裝、工業包裝、汽車與航太工業、運動器材、鞋材及生醫材料上。這是相當看好的一種技術,然而目前的困難點是設備成本仍然偏高。

二氧化碳在物理上的應用,還有當做氣霧劑噴灑藥物或其他物質等。它也可以用作環保型滅火劑,在噴射滅火以後,不會污損器具設備,而且具電絕緣性,通常使用在通訊機器室、電腦房、冷凍倉庫等場所。

二氧化碳也有農畜產品保鮮的功能。「二氧化碳氣調保鮮」是指在儲藏蔬果的環境中,注入高濃度的二氧化碳來降低氧含量,以抑制蔬果中的生物呼吸,制止病菌滋長。研究發現用「二氧化碳氣調」貯藏荔枝,在攝氏 1 ~ 3 度的條件下,貯存 30 到 40 天以後,原有的新鮮度、光澤和風味都依然存在。

另外,把雞蛋放在 30 ~ 60% 的二氧化碳氣體中,二氧化碳會穿過蛋殼滲透到雞蛋內,延遲形成水樣蛋白的速率,達到保鮮的目的。二氧化碳也可以進一步用在糧食、水產及花卉的保鮮和防腐上。

二氧化碳的化學應用

顧名思義,二氧化碳的化學應用就是把二氧化碳和其他的化合物反應,製造出另外一種材料或化學品中間原料。因為牽涉到化學反應,二氧化碳在產品中已經不存在了。

生產尿素是最傳統的二氧化碳資源化利用,它的主要用途是提供土壤氮肥,是一種重要的肥料。尿素是由二氧化碳與氨在高壓環境下,利用觸媒反應而得。尿素是一種氮肥,也可以做為樹脂的原料,例如和甲醛進行縮合反應生成接醛樹脂,是木材加工中膠合板和人造板的膠黏劑。它與雙氧水反應會形成過氧尿素,在醫學上,是一種高效安全且方便的消毒劑。

做為不少高分子和紙漿添加劑的輕質碳酸鈣,也是使用二氧化碳為原料製成的,它是由二氧化碳和俗稱石灰水的氫氧化鈣反應而得到的。碳酸鈣的用途很廣,用在橡膠中,可以提升拉力強度;用在塑膠上,可以增進剛性、耐熱性及耐衝擊強度;用在紙張上,可以幫助改善顏色遮蔽性、印刷光澤等。碳酸鈉也是目前國際上用量最大的無機填充料。

二氧化碳主要來自於燃燒,如果能把二氧化碳經過化學或生物的手段,轉化成為能源,會是人類的一大福音,目前有不少的科學家從事這一方面的研究。主要難題是二氧化碳很穩定,反應性很差,因此需要提供能源使二氧化碳活化。這麼一來,有可能會發生製造過程產生的二氧化碳,比所消耗掉的二氧化碳還要多的現象。

由於二氧化碳是碳氫化合物經過氧化燃燒得到的產物,蘊藏在碳氫化合物中的能量,在燃燒後都已經釋放出來了。把二氧化碳製成能源產品,從能量平衡上來說,是不具經濟效益的。不過,如果能結合煙道氣中的熱能回收,直接利用高溫下的二氧化碳,並結合由再生能源的應用或廢棄物的再利用所提供的廉價氫氣,使二氧化碳經由氫化反應生成各種碳氫化合物,可能是一個可行的做法,這也是目前各國科學家戮力突破的課題。

目前,化學再利用的焦點是如何生成甲烷、二甲醚和甲醇,前兩者都是乾淨能源。二甲醚則因無毒、不含硫,燃燒性質與液化石油氣和柴油相近,且具有常溫下是氣體,稍微加壓就變成液體,容易儲藏運輸的特點,而被視成是非常具有潛力的新一代替代燃料。至於甲醇,則是另一種用途廣泛的化學品和能源原料。

不過,這種使二氧化碳能源化的夢想尚未能夠實現,主要的原因是具有經濟性和可靠性的高溫回收二氧化碳的技術及材料還在研發中。此外,利用化石原料反應得到氫氣的過程中,也會產生不少的二氧化碳,並不是良好的氫氣來源,除非是在生產另一種化學品時,氫氣是副產品。如果要利用再生能源得到原料中的氫氣,在十年內可能都還無法看到商業化的成果。換句話說,現階段氫氣仍是高價原料,而大大地限制了利用二氧化碳氫化反應做成各種化學品的經濟效益。

利用化學法由二氧化碳生產能源產品,還有一條漫長的路要走。然而生物法的應用,倒是非常引人注意。在 1989 年,日本出光興產公司中央研究所的生物化學科研小組,研發出一種從淡水藻類中提取出石油的技術。用二氧化碳餵食這種藻類,可以促使藻類迅速生長,而且因為光合作用的緣故,可以使藻類的內部蓄集石油。

在研究過程中也發現,這種藻類不僅對於二氧化碳的吸收率高,它們生成石油的能力也遠遠超過想像的程度,生成的石油不僅熱值高,且氮和硫的含量很少。他們樂觀地估計,日本因燃燒石油而排放的二氧化碳,每年大約有 5 億噸,如果能全部用來餵食這種藻類,便能生成 2,000 億公升的石油,這相當接近日本全年的原油進口量,是一項前景非常吸引人的投資。

我們常接觸的光碟片中,有些是利用二氧化碳當原料製造的。國內的奇美實業公司所生產光碟片的原料聚碳酸酯,就是由二氧化碳製成的碳酸二甲酯和其他化合物進一步反應而來的。碳酸二甲酯在 1992 年被歐盟列為無毒化學品,又因為它同時具有甲基、羰基、甲酯基,也是一種低污染的基礎化學原料,用途相當廣泛。同時,碳酸二甲酯也可以作為汽油添加劑,和一般鋰電池內部電解液的用途上。

目前,使用二氧化碳製造碳酸二甲酯的主要方法有兩種。第一種是經由與環氧乙烷或環氧丙烷反應,再和甲醇進行酯交換而來。目前這方法已經被工業化運用,國內由東聯公司生產,然後提供給奇美公司製造光碟片。另外一種方法是在高壓下,直接由二氧化碳與甲醇反應來生成。不過這種方法在觸媒的開發上遭遇到一些瓶頸,因此還沒有工業化。

用二氧化碳也可以製造出生物可分解的高分子聚合物。前一陣子環保署施行限制使用塑膠袋政策,就是因為由石化原料製成的高分子聚合物,也就是一般人通稱的塑膠,埋著不能腐化,燒掉又有產生有毒氣體的疑慮。因此鼓勵使用丟棄後對環境友好的可分解性塑膠材料。

1969 年,日本的井上祥平教授首先發現二氧化碳可與環氧乙烷共聚生成脂肪族聚酯。這種聚酯具有全生物分解的性能,在堆肥環境下,一天到二個月內,可以全部降解變成對環境完全無害的物質。而且,這種材料不具結晶性,可以製造成透明薄膜、板材、管材等。此外,燃燒時只會產生二氧化碳和水,沒有毒性氣體。目前,已經有商業化的產品問世,主要用在丟棄型的包裝和醫療材料上。

人類由於過度燃燒化石原料,而造成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急遽上升,這已經變成國際上不能忽視的問題。除了開發再生能源,鼓勵節約能源,減少化石燃料的使用量以外,把二氧化碳當做資源加以利用,也是值得推廣的事。

二氧化碳物理上的應用,像是製作碳酸飲料、乾冰,或是應用在超臨界流體技術上,多數已經被工業化運用。至於對消耗二氧化碳量比較大的化學應用,只有很少部分已經邁入工業化生產階段。目前,不少科學家正積極尋求可以提高二氧化碳使用率和降低能源消耗量的轉化技術,期待未來能夠使二氧化碳的產生量和消耗量至少達到平衡,使地球不致繼續暖化而威脅到人類的生活與安全。

防止地球暖化從你我做起

民眾對於「溫室效應」現象,多少抱著與我何干的心態,其實「溫室效應」影響整個地球的生活圈,與每個人息息相關。全球溫室效應日益嚴重,至公元2100年可能造成的影響如下:地球溫度上升13度、海平面上升1590公分、許多島嶼及海岸平原被海水淹沒、氣候變化造成地球生物的生存危機等等……
    為防止地球暖化,首先我們要了解哪些氣體會造成溫室效應,由於大量使用煤、石油、天然氣等化石燃料,二氧化碳在溫室效應中占55%的比率,然而,全球的二氧化碳正以海年60億噸的量增加中。氟氯碳化物約占24%的溫室效應,目前增加的速率最高。如使用在冷氣機、電冰箱的冷煤、電子零件清潔劑、噴霧劑、滅火器等,都含有此成份,而這也是破壞臭氧層的禍首。甲烷約有15%的溫室效應由此而起,產生自發酵與腐化的變更過程,主要來自牲畜、水田及掩埋場的排放。約有6%的溫室效應由氧化亞氮引起,係由燃燒化石燃料、微生物及化學原料分解所排放。來自地面污染,如汽、機車、發電廠、煉油廠所排放的氮氧化合物,經化學作用而產生臭氧,亦會造成溫室效應。
    為防止全球暖化,我們其實可以從日常生活做起,如植樹、以腳踏車或大眾交通工具代步、能步行更好、不用氟氯碳化物噴霧產品、盡量減少使用冷、暖氣機、節約用電並加強太陽能、風力、水力等替代能源的研究運用等。如果人人能在生活中稍微改變一些生活習慣,就能做到珍惜地球,為人類的永續生存盡一份心力。

「珍愛地球、真愛台灣-希望展」在台首大開幕

由台灣首府大學主辦、台灣創價學會協辦的「珍愛地球、真愛台灣-希望展」,今(18日)天上午十時許在台灣首府大學校長楊順聰等人的主持下,於台灣首府大學圖資大樓一樓中廊展開為期五天的展覽,現場除有志工們播放保護地球及地球面臨暖化後的危急影帶外,還有蒐集至世界各地有關地球暖化危機的海報看版,每天都有台首大觀光導覽志工,為參觀民眾解說,希望喚起大家對地球的關心。
隨著地球環境遭破壞,導致臭氧層破洞,引起氣候急速的變化,地球已遭受到暖化的危機,為喚起對地球的關懷,把關心地球的觀念與價值觀,從學生時代培養起,台灣首府大學與台灣創價學會,聯合舉辦「珍愛地球、真愛台灣-希望展」,把地球的危機告訴學生們,喚起學生愛護地球。
展覽在台灣首府大學管樂團演奏動聽的音樂下揭開序幕,校長楊順聰表示,地球暖化越來越嚴重,我們常說地球是共享的,要好好愛護,但地球供養我們,所以我們不能說共享地球,而是要更加愛護地球。
「珍愛地球、真愛台灣-希望展」為期五天,在圖資大樓一樓中廊,台首大號召二十餘位觀光導覽志工,每天輪由駐點志工為參觀民眾解說,每一幅來自世界各地守護地球、愛護大地的海報,甚至地球暖化造成的恐怕危機,都以圖片式的海報一一呈現出來,再透過志工們的介紹,讓愛護地球的觀念深值每個人的內心深處。

《全球暖化特輯》 面對台灣:生態氣候篇

台灣,一個蕞耳小島,生物多樣性堪稱世界之最,從熱帶、亞熱帶、溫帶到寒帶的生態系,兼容並蓄存在島嶼內。溫度,決定生態的界線,也關鍵性的決定我們生存的地球。在全球暖化的趨勢下,台灣面對的挑戰是什麼?
有人質疑,現在正發燒的全球暖化議題是場騙局?絕大多數的科學家會肯定的告訴你,「人類」就是這場地球災難的元兇!在太陽系中,地球與太陽的距離決定了地球的氣候變化,在地球46億年的歷史中,氣候是在冰河期和間冰期之間,規律的來回擺盪,周期大約10萬年,而現在正處於溫暖間冰期(約8千年),地球暖化是長期且必然的趨勢;但是人類排放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形成溫室效應,卻讓地球在短時間內發燙發熱。
 18世紀開始的工業革命,是生產方式的革命,徹底改變人類的生活。從工廠製造產品的過程,以及在日常生活中,能源使用、交運運輸、甚至每天的三餐飲食,都直接、間接的排放二氧化碳。簡單的說,凡是使用石油、天然氣、煤等化石燃料,都會產生二氧化碳。
 
工業革命之前,大氣中二氧化碳的濃度是280ppm,現在已經飆升到381ppm,是60萬年來的最高值;當二氧化碳濃度增加一倍,地球溫度就會上升3-5℃。這100年來,地球氣候上升0.65℃,看似微小,卻造成全球氣候大地震、生態失衡失序,氣候災害一波一波侵襲,始作俑者的人類也嚐到苦果。
地球暖化導致乾旱時間拉長,熱浪、旱災,常登上國際新聞的版面,但整體降雨量並沒有減少,各地於是發生極端氣候,台灣當然也無法倖免於難。2001年7月,納利颱風單日的降雨量,打破了台北氣象站105年來的紀錄,台北市彷彿回到過去的台北湖;2002年,度過淹水惡夢的台北市反而遇到缺水窘境,這波旱災從桃園一路延燒到台北,台北市政府甚至祭出供水4天停水1天的非常手段,搶水大戰在北台灣上演;2005年3月,以往只在出現在高山的雪景,卻下降到海拔700公尺的山林,茶園、果樹受到寒害,農民損失慘重。風調雨順才能國泰民安,當澇旱之災頻繁上演,台灣人如何安身立命?
台灣二氧化碳排放量占世界總量的1%,排名第 22名;每年人均排放量高達12公噸,是世界平均值的3倍;台灣暖化的幅度也不惶多讓,是地球的2倍,溫度上升高達1.3℃。一般民眾冷的加件衣服,熱了躲進冷氣房吹冷氣;但對置身在自然環境 下的生物來說,這1.3度可是「代誌大條」。
 
靜宜大學生態所教授陳玉峰累積長期的調查資料發現,溫度上升,海岸植物有北移的趨勢,移動距離在50-70公里,有些植物會因為氣溫改變、新物種移入競爭而滅亡。「我最擔心極端氣候。」陳玉峰說,高海拔的植物生長周期動輒一、兩百年,這幾十年來氣溫急遽改變,植物感受到生存壓力,把能量用在開花;但如果遇到極端氣候,無法順利育成種子,如此反覆造成許多樹木不明原因猝死。
 

《全球暖化特輯》 面對台灣:交通篇

在小港機場往高雄市區的街道上,迎面而來是大軍壓境般的機車陣,背後是臨海工業區的煙囪,這就是每人二氧化碳排放量世界第一的城市──高雄。在這個大眾運輸不太方便的城市,許多人沒有辦法想像沒有汽機車要怎麼出門。在台灣,搭乘大眾交通工具的比例正逐年降低,汽機車的密度卻持續飆高,平均每4人就有1輛汽車,密度高居亞洲第二;平均每2人就有1輛機車,這個密度更是高居世界第一。
運輸占了二氧化碳排放的1/3,要怎樣替運輸系統「除碳」呢?許多人開始尋找替代石油的燃料,從植物中提煉出的生質柴油,是目前市場上的主力。包括大豆、玉米、向日葵種子,甚至是番薯或甘蔗,都可以提煉成為生質柴油或生質酒精。跟化石柴油比起來,生質柴油可以減少78%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台灣現在還沒有酒精汽車,但生質柴油的汽車已經上路。目前全
國有13個縣市的公車與垃圾車採用生質柴油,為二氧化碳減量盡棉薄之力。
除了以生質柴油替代汽油,汽車廠商開始發展更有效能的汽車。這種車被稱為「油電混合車」,同時具有汽油驅動的引擎和電動馬達,當它發動時完全聽不到引擎運轉的聲音。油電混和車是目前最省油的汽車,每公升汽油可以行駛20-25公里,耗油量只有一般汽車的一半,是目前同級車種中最省油的車,廢氣排放更只有一般車的1/5,每行駛10萬公里,減少排放的二氧化碳達到7公噸!
除了陸運,海運也是溫室氣體的重要來源。路上的汽車不過上百批馬力,海上的貨船動輒好幾萬批的馬力,加上船的引擎比較不「挑食」,基於成本考量,盡量用品質比較差的油,所排放的汙染量比陸運更大更嚴重。海洋大學輪機系教授華健指出,台灣對船舶的汙染管制相對起來非常寬鬆,造成有些不符合環保要求的船舶轉而停泊到台灣的港口,把台灣當成避風港,政府一方面應該更嚴格管制船舶的汙染,另一方面也應該開始推動航運的減碳甚至無碳化,比如說完全無汙染的「太陽能船」。
2007年3月,一艘太陽能遊艇在高雄愛河首航,正式宣示台灣已經具備生產太陽能船的能力,未來將有越來越多的太陽能船,悠閒而安靜地行駛在湖泊、河邊,在耀眼的陽光下,加入藍色公路的行列!
 
其實,最方便最友善的交通工具,不是高科技的汽車,也不是剛起步的太陽能船,而是人類騎了上百年的自行車。2007年的地球日,台北街頭聚集了五、六百輛的腳踏車,他們在同一時間上路宣示腳踏車的路權。
許多單車通勤族發現,騎腳踏車上班的時間可能比開車花費的時間還要少,但是這個城市空間對於單車族非常不友善,參與這次單車上路的台大城鄉所教授畢橫達說,台北市是個非常適合騎腳踏車的城市,相較於世界其他城市,台北市的馬路很寬,政府應好好規劃,讓騎腳踏車的人有更好的行動空間。
減少交通帶來的二氧化碳排放,最根本的不是發明更新穎的交通工具,而是改變目前以汽機車為主的城鄉環境。雖然政府不斷呼籲要多多使用大眾運輸系統、建立零汙染的綠色交通,另一方面卻又到處擴張公路,希望建立四通八達的環島公路網,等於是變相鼓勵小客車成長。真正要做,就必須轉變以汽車為主的思維,否則真要達到二氧化碳減量,也不過是徒勞無功的喊喊口號罷了!

全球暖化特輯》 面對台灣:個人篇

《個人篇》

從我們起床那一刻起,就不斷的在產生二氧化碳,不要以為只有我們呼出的氣體而已,在日常生活作息中,都可以看到二氧化碳的痕跡。很直接相關的就是水跟電的使用,節能的生活相對的也是低碳的生活,能源本來是跟二氧化碳息息相關。
為了讓大眾更清楚知道在生活中製造了多少的碳,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帶入了國外溫室氣體計算機的概念,只要輸入數字就可以知道,你的生活替地球增加了多少二氧化碳。在台灣,平均每人每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為12萬噸,相較於2頭大象的重量,而這個數字大多可以透過個人行為的改變,而有所降低。例如:捨棄一人一車的方式,選擇搭乘大眾交通工具或是共乘、多利用網路傳輸減少紙張的使用、少搭短程電梯改走樓梯、順手關燈關水、飲食均衡避免吃過多肉食、隨手帶餐具減少免洗碗筷的使用等,一些簡單的動作,卻能夠替地球減少溫室氣體的負擔。
另外,在消費的觀念上也要有所改變。在一直都以儉樸的態度來看待生活的江慧儀眼中,許多物品都是珍貴的資產,可以一再地重複使用。面對購物這個難纏的人性慾望,一場艱困的拔河戰,在內心該買與不該買之間擺盪,若能時時捫心自問是否真的需要,也許就能降低不少不必要的消費,而在進行必要的消費時,也要選擇節能的商品。
除了靠個人行為的改變之外,政府也該做整體的規劃,讓民眾能順利以及方便的購買綠色產品,例如:增加產品的品項、標示待機能源、給予優惠補助等,甚而在整個產業製程當中就要求無污染排放和可回收處理,從源頭設計到進行必要性的消費,打造一個對地球友善的環境。
 
珍惜資源是我們應該要發自內心的反省,如果當設計者在設計產品時,注入環保的想法;政府在擬定政策時,思考如何才能對環境的衝擊降到最低,學習和大自然和諧相處,這才是和地球永存、生生不息的道理。